
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平臺是一套高通量、以多維度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為基礎的高精度環境監測與表型鑒定系統,旨在完成植物全生長周期中不同環境下的關鍵表型因子測量,并支持逆境環境模擬與數據深度挖掘。以下是對該平臺的詳細介紹:
一、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平臺構成
智能化栽培單元:
環境因子監測:利用土壤類、氣象類傳感器,連續監控土壤水分、土壤溫度、土壤鹽分、土壤pH、土壤氧氣、空氣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環境參數。
智能化灌溉:支持自定義設置周期性水肥計劃,實現對灌溉、施肥的定時、定量控制。可實施水分、養分、鹽分等因子的定向投放,模擬干旱、高鹽堿等逆境環境。
流水線自動化傳送單元:
自動化傳送:利用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將植株從智能化栽培區域傳送至成像暗室,實現高效、無損的植株移動。
自動定位與識別:利用RFID射頻標簽對每一盆植株進行身份信息識別,植株移動到目標位置時自動進行關聯,并自動記錄對應設備的采集數據。
選配稱重模塊:在樣品傳送過程中,高精度傳感器實現對植株重量的測定,為生物量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多維傳感融合圖像成像單元:
可見光二維成像單元:獲取植株側視可見光圖像,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獲取株高、葉頂點數、投影面積等形態參數,以及黃色投影面積、綠色投影面積等顏色參數,用于植株株型與健康狀態相關表型分析。
可見光三維成像單元:基于算法重構高精度植物模型,獲取植物冠層覆蓋率、冠幅、生物量等參數,用于生物量變化與長勢分析。
高光譜成像單元:基于植物光譜反射信息,計算植物各部分光譜特征曲線,獲取光譜指數如NDVI、GVI等常用植被指數,以及葉綠素含量、冠層氮含量等生物學參數,用于解析植物組分含量變化、營養狀況以及病害發生情況。
邊緣計算與解析單元:內置作物解析模型算法,根據成像模塊直接自動解析多項植株株型、顏色、紋理等參數,實現數據的快速處理與分析。
數據管理單元:支持在本地搭建局域網絡/公網,實現數據采集端PC端到數據中心服務器的自動化上傳、自動化數據存儲管理、自動化高效解析,保障數據安全與無限擴容儲存。
二、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平臺功能
多場景應用:適用于溫室控制條件下的植株長勢、逆境響應、病害等級分析等多種場景,為植物科學研究提供全面支持。
樣品稱重及生物量計算:可選配稱重模塊,實現樣品傳送過程中的高精度重量測定,為生物量分析提供準確數據。
自動化參數解析:全角度多機位圖像自動采集,無需手動標定,自動根據植物構建高精度三維模型,實現參數的自動化解析。
數據傳輸與存儲管理:支持數據的安全傳輸和無限擴容儲存,保障用戶需求的同時確保數據安全。
三、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平臺特點與優勢
高度集成:系統可集成可見光二維、三維與高光譜成像單元,實現多維度數據采集與分析。
自動傳送系統:采用全自動傳送裝置,配備智能化圖像采集模塊,系統運行全程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
樣品數據聯動管理:支持通過掃描樣品二維碼實現實驗樣品與表型分析相關聯,便于樣品數據管理。
軟件一體化設計:界面簡潔友好,一鍵執行數據采集、重構、解析全流程操作,提升分析速度、節約分析時間。
全彩觸控交互界面:用戶能夠直觀、高效地控制設備,調節燈光亮度、轉臺位置等,并能實時查看采集進程。
可移動設計:集成化箱體設計,支持室內任意位置擺放及移動,方便科研人員在不同環境下進行實驗。
四、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平臺應用領域
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平臺適用于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植物保護等研究領域,為植物科學研究提供有力支持。